——江油施行“以人為本、全程服務”理念觀察
  □本報記者李偉宋開文
  6月23日,家住江油市武都鎮的患者劉家友來到江油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。初檢後,接診醫生詳細告訴他下一步需要去的科室和地點。“這裡有好幾棟樓,科室比較分散,很容易跑冤枉路。”劉家友說,醫生的提示讓就醫變得方便。
  告知患者下一步就醫流程及科室地點,已成為這家醫院的標準守則。
  醫院的變化是一個縮影。今年3月開始,圍繞市委提出的“以人為本、全程服務”理念,江油從市到鄉到村、各部門各領域,類似的變化層出不窮。全程服務,貫穿於全市上下每一項工作。“施行‘以人為本、全程服務’理念,把服務群眾‘最後一公里’變成‘零距離’,讓群眾的幸福感看得見、摸得著,既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在要求,也是對群眾工作的全新探索。”綿陽市委常委、江油市委書記李江表示。
  建好“民情流水線”,縮短“最後一公里”
  九嶺鎮紅岩村村民楊文友因股骨頭壞死喪失勞動力,妻子體弱多病,家庭生活困難。4月15日,市領導和鎮幹部來到他家仔細詢問病情,當即敲定治療方案。23日,楊文友住進江油市人民醫院。經過治療後,楊文友借助雙拐重新站起來。
  一起走村入戶的,還有全市3000多名黨員幹部。
  面對面的交流,更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,聽到真實的聲音和想法。全市開展市情大調研、問題大排查、思想大解放、結構大調整、項目大推進、效能大提升“六大主題活動”,黨員幹部“走下去”問實情解難題、“走出去”開眼界抓機遇。
  市級領導幹部走遍每一個村(社區),基層幹部走遍每一戶,做到市不漏鄉(鎮)、鄉(鎮)不漏村、村不漏組、組不漏戶、戶不漏人“五不漏”;機關幹部按照“帶領群眾走在前、服務群眾跑在前、群眾增收想在前、和諧穩定解在前、小康生活趕在前”的“五在前”要求,深入一線,建好“民情流水線”。
  “深入走訪,才發現鄉鎮村組還有那麼多‘斷頭路’。”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說。新安鎮一干部表示,真正深入群眾後才發現,以前沒有和群眾打成一片……
  震動之餘是反思。為什麼工作舉措落實到位,還有那麼多“最後一公里”問題?市委深刻領會“六個基本判斷”,在準確把握省情和市情基礎上,提出了一個最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題,就是如何應對增長乏力、經濟下行、排位下滑的嚴峻形勢;一個最需要採取的措施,就是啟動“二輪改革”,為科學發展、加快發展、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的創新活力;一個最需要形成的共識,就是吹響“三次創業”的號角,迅速掀起又一輪創業熱潮。
  10名市委常委和4名黨員副市長走上電視,結合工作實際提出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辦法。
  不到兩個月,3000多名黨員幹部走遍全市365個村、75個社區,走訪近23萬戶群眾,召開座談會1896次。在思想碰撞中,一個個問題被“挖”出來,一個個“醜”被“亮”出來。
  “‘最後一公里’有多長,群眾就離我們有多遠。”江油市委重拳出擊,查處“四風”案件17起23人,努力營造“幹部業績在實踐、幹部聲名在民間”的政治生態環境,從思想深處解決好“我是誰、為了誰、依靠誰”的問題,把服務群眾“最後一公里”變成“零距離”。
  黨員戴黨徽亮身份,從被動“接球”到主動“發招”服務
  方方面面的問題,彙集起來達1887個。按照市委要求,有關部門將收集整理後的問題分類分層,劃分為原單位自主解決、需市級部門協調解決、市委市政府統籌解決三大類,結合各部門單位職責權限分類限期解決。
  通過“佩戴黨徽亮身份,崗位奉獻展風采”活動,全市40個鄉鎮、2個辦事處、60餘個市級部門及市屬企業單位的1.5萬餘名黨員佩戴黨徽,主動接受社會監督。河口鎮一位進城辦事的村民說:“本以為房子辦理過戶很麻煩,結果就坐到耍了會兒手機的時間就辦好了,工作人員服務質量硬是提高了。”
  敬元鄉青江河崗口橋汛期大水漫橋,存在安全隱患,通過改建,群眾汛期出鄉難問題得到解決;石元鄉旱坪山村、樟木山村手機訊號不好,在市工信局協調下很快得到解決……截至6月中旬,江油市共解決經濟發展等方面問題170項,群眾反映的“最後一公里”問題412項。
  如今,在江油市公安局治安大隊臨時辦證大廳,審核、簽字一條龍服務。“以前辦證要經過居委會、社區民警、戶政民警、派出所長、治安大隊長、分管局長等多個環節的簽字蓋章,一般兩天時間辦下來算快的,”戶政民警介紹。
  以“以人為本、全程服務”的理念來審視,政法部門很快發現“差距”。為方便辦事群眾,市法院增設“一站式服務崗”,市公安局將8個派出所戶政室與治安大隊合署辦公。“‘最後一公里’要變為‘零距離’,必須更加主動積極對接群眾需求。”市長馬輝說,這不僅意味著從被動到主動的服務理念之變,更意味著從管理到服務的執政理念之變。
  用幹部的“辛苦指數”換取群眾“幸福指數”
  全程服務,意味著從群眾來辦事的那一刻起,每個環節都要服好務;也意味著全員服務,每個黨員幹部都是“服務員”。
  住建部門是行政審批、公共服務事項較多的窗口部門。市住建局對服務流程進一步規範和優化,精簡壓縮辦事程序。房屋初始登記、轉移登記,從國家法定30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。對老弱病殘、困難群眾等,專門設立特助服務。
  為群眾辦事的一次過程提供全方位服務,幹部稱為“小全程”。與之相對應的,是“大全程”服務。在民政、教育、衛生等涉及群眾量多、面寬的部門,全程服務被提升為生命的全旅程服務。江油市962011服務熱線24小時為市民服務,解決市民的急事難事。在農村,全程服務正向生產流程發展。記者在新安、敬元等鄉鎮採訪時看到,圍繞主導農產品生產、流通,組建公司和專業合作社,群眾全過程得到有力的指導和服務。
  市委要求構建“半小時民生工作圈”和“十分鐘服務群眾工作圈”,建起“全覆蓋、組團式、面對面、心連心、全方位”網格化服務體系,“相比以前,工作更多了,要求更高了,壓力更大了,但群眾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,值得。”九嶺鎮鎮長陳坤說。
  零距離服務,全方位服務,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,理解群眾的合理所求,關心群眾的生命規律,全程跟蹤,無縫對接,讓人人開心的出生、有良好的教育、有全面的保障、有體面的生活、有出彩的人生、有舒心的晚年、有尊嚴的離世,這正是“以人為本、全程服務”理念的核心所在。這,需要幹部加倍付出。李江說:“我們就是要用幹部的‘辛苦指數’換取群眾的‘幸福指數’。”
  (原標題:讓“最後一公里”變成“零距離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x49kxel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